當前,能源轉型加速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要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積極有序發展光能源、硅能源、氫能源、可再生能源。
“應對氣候變化、加快能源轉型是全球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。中國持續深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,參與全球能源變革,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。”11月3日,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魯俊嶺在2022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上作出以上表述。
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
近年來,我國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,新能源利用規模不斷快速增長。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,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,成本快速下降,已基本進入平價無補貼發展的新階段。
數據顯示,過去十年,中國風電、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增長了12倍左右,現已分別達到3.48億千瓦、3.59億千瓦,占全球風電、光伏裝機總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,多年穩居世界第一。新能源消費比例持續提升,2021年,風電、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11.8%,對能源結構優化的貢獻逐步顯現。
隨著新能源全產業鏈在技術、裝備、制造等方面的崛起,中國在全球能源革命的新賽道上已獲得絕對的領先優勢。目前,中國已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新能源技術研發和裝備制造產業鏈,現有7家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位列全球前十,光伏產業為全球貢獻了70%以上的產量。
今年3月,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000GW,正式進入“太瓦時代”。這其中,中國的比重超過1/3。目前,中國光伏產業鏈所有環節均實現國產化,供應鏈實現自主自控,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。
此外,在新能源的其他領域,我國的低風速、抗臺風、超高塔架、超高海拔風機技術居世界前列,大規模儲能、氫能等技術不斷取得新進展,建成充電基礎設施約400萬臺,充電網絡規模全球第一,建成加氫站超過270座,規模世界第一。
國際合作不斷深化
在國際合作中,中國充分發揮自身新能源發展經驗與產業優勢,積極鞏固和拓展與各國綠色發展戰略對接,我國新能源國際合作不斷深化。
2021年,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為20.6%,比2012年提高5.7個百分點。隨著“一帶一路”能源合作務實推進,我國先后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政府間能源合作機制,與多個能源類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建立合作關系。
魯俊嶺舉例,中國充分發揮自身新能源發展經驗與產業優勢,積極鞏固和拓展與各國綠色發展戰略對接,建成了越南嘉萊300兆瓦風電項目、泰國猜也蓬107.5兆瓦風電項目等一批綠色能源合作項目,為全球能源低碳轉型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、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潘家華表示,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里面,已是世界上絕對的“巨無霸”。目前,全球十大動力電池生產商中,中國占了6家;全球十大光伏生產企業,中國占了8家。
當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,中國為降低全球風能太陽能發電成本作出巨大貢獻。在中國的推動下,2021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成本較2010年下降約82%,陸上風機與海上風電裝機成本分別下降約35%和41%,發電成本也大幅下降。
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
當前,全世界范圍內的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已成大勢所趨,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和調整,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目標。同時,近兩年來受新冠疫情、極端天氣、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,全球范圍內能源供應出現緊張局面。這進一步凸顯了新能源安全、可靠、替代的重要性。
對此,魯俊嶺建議,在生產方面,優化發展方式,大規模開發可再生能源。在“三北”地區大力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化開發,在中東南部地區積極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分布式開發,在西南地區統籌推進水、風、光綜合基地一體化開發,在東部沿海地區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。
在消費方面,促進存儲消納,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。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,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儲調節能力,強化電網基礎設施支撐,加強可再生能源終端直接利用,擴大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規模,推動可再生能源規?;茪?。
在技術方面,堅持創新驅動,高質量發展可再生能源。加大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攻關力度,補齊技術裝備短板,加快培育新模式新業態,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,提升供應鏈彈性韌性,持續鞏固提升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國際競爭力。
在體制方面,健全體制機制,市場化發展可再生能源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,健全可再生能源市場化發展機制,建立健全綠色能源消費機制。
同時,要繼續發揮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,為新能源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